站内检索

网络空间时代的教育未来“道阻且长”
作者:赵昕宇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9日

 

 

  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书记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现任亚太先进网络组织APAN主席、清华大学教授王继龙在“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指出,未来人们将同时生活在线上和线下两个世界,生活会与过去的方式大相径庭,传统的一切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革出现命。而教育革命的走向,将深远影响全人类的未来。

  鲜明时代特点下网络空间教育大颠覆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还是西方的“智者学派”,到后面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承发展,教育始终是不变的话题。他们提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由,也讲述了“在我们的教育中,实用和实际是根本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是伦理教育的缺失和损害”明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是境界和力量的均衡。

  王继龙指出,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横扫包括柯洁在内的全球一流围棋高手,开启了深度学习技术与大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新时代。世界的本质是计算,社会的本质是算计,计算机刚好都不缺,还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浪潮。

  他认为,与自然人相比,人工智能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人工智能不需要休息,更不会疲惫,能一直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工作中能确保“零失误”,且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干扰,更不会因为对手的挑衅而愤怒或者冲动;而且记忆力强且知识面广博,绝对计算能力完全碾压人类。

  人工智能的特点应用在其他领域,同样构成对人类的竞争优势。在教育行业中机器人担任教师通晓万物;医疗行业中的机器人医生可以全天候工作,保质保量。在各行业和各领域,机器人都有能够取代人类的实力。

  王继龙认为,仅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在网络时代扮演“上帝”的角色,正在创造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精神世界。人类能以极度异于物理躯体的形象存在和出现,美国科幻电影《黑客帝国》(Matrix)所描绘的平行精神宇宙似乎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如果说网络空间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为我们创造了新世纪,那么人工智能就是制造“上帝”。不过,预见未来和走向未来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会一蹴而就。

  人工智能真正的爆发必须落脚在与大众及行业应用的融合,即“人工智能+”。因为这是个意识也决定物质的时代,虚拟能颠覆现实的时代。

  网络空间时代的教育革命与回归

  王继龙认为,网络空间时代教育将呈现互联网新技术升级教育手段、互联网新思维改变教育模式、课堂形式改变、课程市场化等特点。

  教育信息化平台将会因互联网新技术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人类的教育和学习会更加高效便捷,学校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程形式更加多样。

  在互联网思维浸润下,传统教育理念、模式和形态将被打破,教育的“授业”职能将逐渐标准化。学校课程难分高下,不分好坏,甚至校园存在的主要意义是让年轻人体验传统校园文化,虚拟校园文化将迅速发展。

  网上课程蓬勃发展,不同于现在的网络课程。后者课程录制难、制作时间久、教师热情不高,未来教师不必再刻意制作MOOC(慕课)、每一个自然的课堂都是MOOC。网络学习成为常态化表现,可能出现百万人同时观看学习一门课程的火爆场面。

  互联网将具备高度教育智能,自动加工网上的海量信息,衍化出虚拟教师和虚拟同学。课程将成为一种网络信息服务产品,可打破学校制作课程的壁垒。学校既是课程生产者,也是课程消费者,在市场调节下,全社会共同投入教育,人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人人可以开课,“有教无类”得以实现。

  此外,学校将呈现平台化趋势。教师和学生不再专属某一学校,学历和学业评价将超越学校边界,学校成为各具特点的人才成长体系设计和辅导平台,课程可以全部来自市场。

  网络空间时代,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日渐模糊,互为师生现象逐渐普遍,同学的范围和规模也将空前扩大,不仅“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且“三人行,必有同学”。

  事实上,人们对教育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始。MOOC热潮代表着教育技术和模式的进步,但都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之外另立课堂。教师为了制作一门在线课程而“专门加演”,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往往找不到真实课堂的感觉。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也意味着重新拍摄和制作。

  传统课堂是否可以直接升级,使自然的教学课程直接变成“MOOC”?针对这个问题,王继龙教授提出了“课联网”的概念。课联网与传统课程网站相比特点突出,具有课堂智能化、课程平台化及教学管理智能化。不过,课联网可能只是未来网络空间教育的简单雏形,但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王继龙说:“网络空间时代,人类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和进步,网络空间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直面前所未见事物的勇气。网络空间时代的教育也是一样,在未来发展中是顺应时代大潮还是直面教育革命,没有正确与对错之分。未来,道阻且长,我们直面挑战!”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