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创新成果,为什么总是离辽宁而去?
作者:梁波 发表时间:2015年06月15日

  中国科学院时隔23年,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就是这样一项地地道道在辽宁产生的“本土技术”重大创新成果,尽管目前已经在国内许可了20套工业装置,然而至今仍未能落户辽宁!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疑问——创新成果,为什么总是离辽宁而去?

  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唯一的一等奖授给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持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这也是中科院时隔23年,再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

  就是这样一项地地道道在辽宁产生的“本土技术”重大创新成果,尽管目前已经在国内许可了20套工业装置,然而至今仍未能落户辽宁!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疑问——创新成果,为什么总是离辽宁而去?

  先简单介绍一下DMTO。这里的D指大连,是大连化物所经过3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研制的技术;MTO是甲醇制取低碳烯烃(Methanol to Olefin)的英文缩写。通俗地讲,DMTO就是以煤或天然气替代石油做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等现代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的技术。

  自2011年首套利用DMTO技术工业化装置实现商业化运营以来,截止2014年底已投产的7套DMTO装置合计总年产烯烃已达400万吨。目前,累计实现技术实施许可的20套大型工业装置,合计烯烃总产能1126万吨/年,可拉动上下游投资2500亿元,新增产值1200亿元,新增就业1.7万人。DMTO技术不仅引领和带动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的形成,而且引起了国外20多家知名企业的密切关注。

  辽宁沿海地区的临港、物流、石油加工和石化产业基础雄厚,并具有优越的水、电资源及相关配套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发展甲醇转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营口、葫芦岛、大连等沿海港口,可开辟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新路线,均可作为DMTO项目布局选址的参考。

  早在2011年8月,由我和时任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的包信和院士、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王华研究员向辽宁省提出“关于在辽宁推进甲醇制烯烃技术产业化的建议”(见辽宁省委宣传部《社科与决策》2011年第10期)。对此,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迅速批示:“该技术在我省转化已经具备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沿海的几个市如有投资者愿意投资,要力促该项技术的应用”。此后,有关政府部门开始调研、考察,辽宁沿海一些城市的领导也到大连化物所洽谈合作,一时好不热闹!然而,一晃三年多过去了,DMTO技术落户辽宁一事仍无声无息,甚至不了了之!

  南方发达省份的政府领导和企业家趋之若鹜赴辽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寻找科研项目,却少见本地政府领导和企业家的身影,这已隐约给出了本文标题的答案!面对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严峻局面,去年8月国家再次出台了振兴东北的重大政策举措,俗称“东北二次振兴”,这对包括辽宁在内的整个东北来说,实在是个讽刺!难道面对国家一次又一次“振兴东北”的政策,我们总是“振”而不“兴”,还要国家对东北不断“振兴”下去吗?

  我们在此郑重呼吁,认真梳理在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本土技术就地转化工程”,推动“辽宁技术”在本地区的转移转化。辽宁的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再不要“灯下黑”了,“捧着金饭碗,还得去要饭”,彻底改变这种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现象!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