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通信是社会的粘合剂
作者:吕乃基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14日

  通信是社会的粘合剂,这是维纳的名言(另说为,信息是社会的粘合剂)。即使不考虑信息的内容,什么样的通信方式对社会的粘合作用大相迥异。

  远古的通信方式是人与人直接交流,所有的信息如声音、表情、动作,连同所处的特定语境,经由人的全部感官,作用于全身心。不仅如此,此时此刻的此情此景同样是通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直接”的含义是零距离,即面对面,“零时间”即当下,交往者彼此间的平权和交互,以及和语境不可分离。不过,这样的“粘合”仅限于部落及其所生存的地域,亲历亲为既是优点也是限定。粘合牢固,一直牢固到封闭和停滞。前者在于空间,意味着部落和个人锁定于狭小的地域,后者指时间的锁定,没有过去的历史,也没有未来的期许。

  造纸、印刷术和交通的发展,加上邮政和出版的出现,通信的粘合作用有了很大变化。粘合所及在空间上扩展,时间上延续,人数增加,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从封闭的时空获得解放。然而所付出的代价是,直接让位于间接,全身心的感受代之以抽象的符号和语境的疏离、延迟,以及平权的交互演变为上下有别的单向。由此所粘合起来的是一个由统治者和精英为中心的金字塔型,人和人彼此疏离冷漠,以及个人抽象为单向度和理性的原子的社会。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播、电视、电话和电报等使通信方式迈出一大步。声音和图像重新伴随着符号,交流各方的感官再次开启并介入,主体和语境的关系渐次显现。电话使个人之间得以绕过“金字塔尖”直接沟通,缺陷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信息量实在有限,以及通信者的时空被限定,双方需在同一时间守候在各自的电话机前。虽然如此,社会毕竟开始活跃和喧嚣起来。直接和当下重新成为可能,那就是“直播”和“现场报道”等。交互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如在街头巷尾对普通民众的采访,还有“点播”之类。由于广播电视电影等对社会“粘合”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以往的通信方式,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选择什么内容,在什么时刻,向什么人,以什么方式播出,深刻影响和改变社会。

  然后就是通信史上的伟大变革——网络、移动通信,以及电脑、数码相机、优盘等IT设施。变革是根本性的。

  其一,面向人的所有感官(目前味觉和触觉尚有欠缺,将会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而有改观)。这一点与建筑学等领域对“body”的关注和重视相一致,与非理性思潮相一致。物质,乃至周围的一切,再次“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人际关系渐次走出疏离和冷漠,渗入越来越多的情感因素,彼此间有了更深的参与。这是“粘合”的深度。

  其二,一方面内容打上了鲜明的个人、时代和地域的印记,由此可以窥见人的内心和时代的特征,以及明显的地方性,即所谓“地方性知识”和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又打破地域、行业,乃至民族和国界的限制,打破时间的限制。这是“粘合”的广度:更大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更多的个人及其更多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度,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所谓any where,any time,any call,随时,随地,沟通无限……

  其三,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的是,交往方式的变革,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与权力的关系。这是“粘合”的方式。由此,社会由金字塔朝着扁平的网络式结构演化,或者是维基解密等直接挑战传统媒体背后的权力,挑战掌握传统媒体的各种机构;或者是消解权力。《时代周刊》选择“脸谱”(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年度人物,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类似的还有博客、微博、QQ……。一旦平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横向和网络的联系,日益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垂直的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便逐步失去其基础,逐步边缘化。当然,作为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双刃剑”,此处不涉及这一点。

  这一切都要求通信的面更广且均匀,即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别,速度更快,传输的信息量更大更丰富,质量更高更安全,以及信主和信宿可随意移动。

  看来,现代通信技术正在朝着远古面对面通信方式作辩证的复归,同时包含历史进程上所有通信方式的特征;或者说,相当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正-反-合”中的“合”。这样的“合”,可以说是由一系列的“既是”和“又是”组成:既可以直接当下,也可以间接延迟;可以是多对多,一对一,也可以多对一,一对多;既可以单媒体,也可以多媒体而全身心;既可以同时包含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其中之一。现代通信技术正在粘合一个由越来越多的个人,越来越深参与,以及越来越大的社会,或许还有虚拟社会。个人在流动之中,个人组成的社群在流动之中。世界,因你而变。

  网络不会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后一站。未来的进程中,网络将如何“自组织、自优化”(尤肖虎),以及如何逼近香农(Shannon)定理所揭示的信道传输容量的理论上限,乃至另辟蹊径,人们将拭目以待。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社会的粘合剂,通信技术必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影响世界和个人。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