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工业技术现代化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彭思龙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29日

  中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也都知道这个“大”纯粹是在生产规模上,而生产用的工具、流程、标准,基本上都是买来的或者是模仿的。我们的制造业好比是在别人的房顶上盖了个小阁楼,看起来高,实际上的基础层都不属于自己。我们一直在追赶西方的工业技术,当我们都已经“追”成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的时候,是否该认真地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资格骄傲?在我看来,我们仅仅还是在勤学苦练之中,离毕业还早。

  最近我们准备开发一个可用于某个传统行业的产品,一查资料才发现,在国内居然没有人做过,甚至类似的应用都没有人尝试过,这里的“做过”并不是指没有论文探讨过,而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相反,在美国和欧洲,十多年以前就有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于是,只好购买相关的英文版的产品规范。跟国家标准委员会咨询时,他们居然没有类似的标准。这表明,在工业精细控制领域,除了表面可见的仪器上的不能自主之外,在工业流程标准方面也存在太多的空白。笔者个人以为,这是由于如下原因造成的:

  原因之一,企业更看重短期利润,对质量和长远利益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粗放式的扩张阶段,不大关注长远的发展。我们经常谈论战略规划,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甚至都找不到超过5年的愿景目标,更别说是20年的长远发展规划。很多企业想得更多的是今年如何挣钱,至于明年,到了明年再说,这样的企业往往是不大会搞技术研发的。我和几个大型国企的研究机构有过合作,从他们身上,完全嗅不到为长远发展搞研究的味道。尽管设立了形式上的研究院,但是这些研究院更像是工厂里的开发部,也并不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在我的一个课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算法,是用在红外仪器上的,这个算法是2002年分别由德国和美国的两个公司的工程师提出的,其实这个算法是很基础的研究内容,离开这个算法,某个类型的仪器就有本质的缺陷,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和发展。而在某些企业层面的研究中,往往连实验都做得不够充分,更不用提这些看似很基础的研究了。在真正的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研究上舍不得投入,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原因之二,企业的利润率低,在科研上投不起。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虽然总量很大,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利润率很低。可是,对于工业研究来说,往往投入是很大的,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建设,靠劳动密集所赚取的那点可怜的利润和这些投入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我们的产品大多数是吃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第一桶金早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拿走了,第二桶金则被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企业拿走了,我们的企业多是扫尾拣剩的。这种情况若不改变,我们始终会处于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等恶性循环之中。如果还不能在科研上真正投入并取得成果,那么这样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

  原因之三,制造型企业缺少真正做科研的人才队伍。搞科研的人绝大多数都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成了职业科研人员。企业主要由工人和工程师组成,很少有非常专业的研究人员,即便有,也难形成规模。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国有企业多年养成的吃大锅饭的习惯,给科研人员的待遇远远不能跟研究院所或者外企相比,对高水平研究人员没什么吸引力。还因为,社会对于在科研院所从业的研究人员的认知度要远远高于对企业的技术人员的认知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大型企业都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导致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上的差距,对外部环境的整体考量,直接影响了科研人员在职业上的取舍。

  原因之四,专业、学科划分过细,人才都是瘦竹竿。世界上可能就是中国的大学有如此多的专业,使得我们的学生都只能在某个非常专门的狭窄领域内得到训练。可是工业技术往往是个综合性很强的东西,涉及的知识面较宽,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往往又比较严,如果缺少合适的领军人物,没有很好的任务规划,绝大多数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是很难独立从事一项工业技术的研究的。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个很有技术潜力的学生进了企业之后,慢慢地改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了,企业并没有给他提供真正发挥强项的机会。企业也没有从现实出发,让这些过于“专门化”的学生得到足够的“拓展”训炼,没有鼓励他们“跳出”自己的专业搞研究。一个工艺流程的开发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我们似乎还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这种人才。

  原因之五,国家的引导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在德国有马普学会和洪堡基金分别对应支持工程和基础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在我们这儿决策层的眼里似乎只有基础研究,863、973和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课题中还是基础研究的比例较大。真正和工业技术研发非常贴近的课题获得的支持还是比较少。当然,这个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如果引导的力度足够大,大学或者研究所的课题可能就会主动去接近实际需求,而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原因之六,科研氛围相当浮躁,缺少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人文环境。国家整体处在快速发展进程之中,工业技术研究不可能也不能够过分超速,只能按照科学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有些技术问题可能需要一批人花上5到10年的工夫潜心研究才能找到答案。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样的耐心,如果两年出不来东西,技术人员的饭碗要砸;如果时间再长一点,管理者的官位堪忧。这就导致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工业技术课题没有人敢去上手,生怕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搞出名堂,坏了前程,这样的思维定式和生存环境只会让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知难而躲。

  目前我国的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开始从简单的组装向自主创新转变。这个转变不单纯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国家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自己要有长远的眼光,勇于在长线科研上进行投入,要相信科研人员的职业追求和专业素养。企业还要主动研发高利润产品,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进而有足够的资本进行科研投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企业应多引进些高端人才投入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领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能打破那些束缚专业发展的学科框框,多培养一些企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在国家层面,则需要多向工业技术研究领域投入一些国家资源,多给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一些发展机会。而每个社会成员也要知晓,目前我国的工业制造业在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不是恒久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按照科学规律稳健地发展。这样国家在下一个十年机遇期中,才可能跟上甚至引领世界工业科技发展的步伐,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