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鼓励创业,破解困局
作者:彭思龙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31日

  课题组不断膨胀

  科研院所这些年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引进了大量国内外科研人员,使得人才总量大大增加,但囿于评价体系的束缚,很多引进来的人才又成立了不少独立的课题组。这就导致人才总量增加,课题组也同步增加了。课题组依然是小课题组,并没有真正产生1+1>2的人才聚集效应,相反,甚至出现了同一单位在很多场合同场竞技的热闹景象。

  大多数课题组基本上都是由1~2个正高级研究员,1~2个副高级研究员,加上若干个中级研究员和一些学生组成,这样的课题组比较适合做一些中等规模的基金项目,但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也只能做点小项目。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拿到了一个超级项目(五千万以上),一个迅速膨胀的课题组就会应运而生了,而加盟者的来源并不是单位内部,大多数是外聘的年轻人。不过,并不是每个课题组都能保证年年拿到超级项目,一旦超级项目完成,即使没有新的后续超级项目,膨胀起来的课题组也不会立刻瘦身,留下来的人不断地分化演变成若干个小的课题组。于是科研单位就出现了一个现象,进来得快,出去得慢,而且走的都是能够独闯天下的,走不动的索性就留下来不动了。这种情况一方面降低了研究群体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更加加重了年轻人上升空间的拥堵,形成了人才的堰塞湖现象。

  人才的堰塞湖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研究单位,在高校也很普遍。前几年国家科技经费的重点化、集中化,导致了大量超级课题组的出现,也导致了大量的年轻人短期内被聚集。

  僵化的评价体制

  与早期的研究所以所为单位成龙配套不同,现在的研究所大多是小而全的课题组的集合。如我们自动化所以前有工厂,有很多老师傅,专门做加工机械等辅助工作,但是自从小课题组开始时髦之后,公共支撑部门被取消,每个课题组都是写文章的人比较多,做实现和工程的人很少。于是每个课题组都要为缺乏做辅助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发愁。因为现在的评价体系侧重于论文和学术地位,这两者都不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强项。也是由于论文和学术地位的附带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很难独立拿到大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没有自主权,只能沦为课题组的辅助人员。可是这些人也都是博士出身,他们不甘心就这么长期被忽视,于是很多课题组要么集体包装这些工程人员的学术表现,以帮助其职称晋升;要么就是任其价值不被认可,造成工程人员的快速流失,导致课题组的技术积累失去工程化方面的核心力量。

  年轻科研人员的出路

  造成课题组小而全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科研布局分散并且缺少整体规划。研究所不能为整个单位的科研工作建立工程配套,课题组只能自己解决。但是这些分散在每一个课题组的工程人员也是有正常发展需求的年轻人,他们也有强烈的进步意识。同时,即便是那些靠着发论文而勉强维持学术地位的科研人员,在未来几年也会发现,发论文的能力大家也都有了,可是职位依然还是就那么几个。你再优秀,不能在自己设想的年龄段上得到所期待的晋升的人还是大多数。于是,年轻科研人员的未来出路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未来几年,事业单位的规模将不再扩张,指望通过增加更多的分母来解决遗留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那么年轻人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才能有所斩获呢?

  答案是简单的。社会需求之所在,就是年轻人的出路之所在。我们国家的总体科技需求并不只是论文,也不仅仅是造就一些学术明星和更多的教授博导,而是更需要能扎实解决产业问题的人,如果年轻人能够看清这个发展趋势,并且主动向产业靠拢,出路还是非常广阔的。

  由于研究所是科技精英不断聚集的地方,所以在某些时点上年轻人在研究所的发展之路会很拥挤。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年轻人简单地离开研究所,而是要利用研究所在当前中国科技体制中的优势,做好充分准备再向外走。而研究所本身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合理的发展机会,都应该大力鼓励年轻人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所产生的技术成果出去创业。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都处于沉睡或者半成品状态,既不能直接卖给有关单位,也不能在研究所内部进一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唯一的出路,就是有人将这些拥有短期生命力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工成社会需要的产品。研究所也不能指望外来的一两个有眼光的公司就能完成这么多的产业化工作,现成的年轻科研人员本身就足以胜任这个任务,他们在科研独木桥上行进得很艰难,自然更希望有其他出路。

  记得我曾跟人事部门的领导开玩笑说,年轻人看来名是得不到了,还不让人挣点钱?而创业正好可以给他们另外一条出路。最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团队整体创业,形成所内外的资源整合,这样一来,科研成果有了去处,年轻人也有了出路。进一步来说,创业的年轻人在对产业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会将所碰到的产业难题反馈到原来的课题组,从而促进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和产业的结合。除了不至于让科研变得更加“虚化”之外,假如这些年轻人创业成功了,有能力反哺研究所,则是研究所未来发展之福。

  为了让年轻的科研人员更喜欢创业,一方面政策上要对科研成果的管理适度宽松,以适宜的方式鼓励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在人事制度方面要灵活处理,以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科研单位内部的竞争机制,做到内外平衡。让出去的人高兴,留下来的人服气,大家各取所需。不管怎么样,现实都要逼着我们去变革,不变革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