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什么才是创新的基础?
作者:吴飞鹏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11日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有活力和富有竞争力,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直接相关。而决定创新能力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体制,另一个是创新者的认识和素养。

  创新(英文innovation)是经济活动专有名词,是指企业家所做的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一种新产品、一种新工艺、打开一个新市场、开辟一个新的原料供应源、实施一个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有必要认真领会它与发现(discovery),创造(creation)和发明(invention)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领会创新本身的内涵。一项技术的创造或者发明只有被成功商业化了,才能称之为创新。大多数的专利不能转化为商业过程中的实用技术,只是停留在发明的阶段,不能算创新;更多的科技论文描述的是发现、创造或者技术的改进,离实际应用于商业领域还非常遥远,更谈不上是创新,甚至连创意都算不上。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有活力和富有竞争力,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直接相关。而决定创新能力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体制,另一个是创新者的认识和素养。

  体制是关键的因素,一个体制合理的国家会鼓励更多的创新,即便科技不是很发达,却会因为有效的创新实现巨大的社会进步,甚至引领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100年前的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尽管当时美国的科研水平以及工业发展程度远远不如积淀深厚的欧洲,由于其社会制度鼓励创新,造就了一大批如GE和福特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同理,50年前的日本和韩国,在科技领域与美国欧洲的差距是明显的,随着社会变革和创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逐步上升,发展成目前高科技领域极富竞争力的国家。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有机会认知了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发展状况,有机会去认真地体会和领悟人家创新事业发展的内在因素,除了倡导建立合理的创新体制外,作为创新的主体,开展有效的创新工作是促进国家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高的基础。

  “有创新”的前提是先学会精致地做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再向前一步。作为科技人员,仅从技术的角度看,想要做到有创新,让自己的科研活动有效地促进商业活动,增强技术或者产品的竞争力,第一步的事情就是用技术把要做的商品做到最好,做到目前尚未有人能够达到的市场适应程度和技术先进性。这不是发明一个技术、提高某项产品性能、或者某个技术指标的问题,而是商业竞争中所有指标和参数的综合竞争力问题,所谓的好与不好的区分,不仅仅是数据说话,还有习惯、文化、美学等等问题,最后是市场竞争力说话,换成数据是市场占有率和效益在说话。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最基础的事情就是产品要好,要做到最好并有特色,要把文化融入进去。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有可能理解技术或产品的每个细节,就像做面条,不是把面加上水搅合起来就可以拉出面条的,需要反复的揉面、醒面,调整面的强度和韧性,让每一颗面粉都与水充分接触,让里面的淀粉能够相互作用,是做出好面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手法,才有可能拉出细如游丝的龙须面,赋予面条更高的技术含量和价值。

  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是认识创新机制的基础。一项事业如何发展,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可能知道该如何规划和管理的。把每件事情都认真地做到极致,才有可能搞懂做这件事情本应该有的过程和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大跃进生产方式,无论如何也体现不出“精致”二字的难得,体会不到精致做事的难处,也就很难知道创新会如何产生;如果奉行做什么都仅以合格为标准,达到最低要求就行的管理模式,很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享受到当事情做到极致时从中产生的创新所带来的愉悦。认真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才是诠释创新产生机理的基础。在连一块肥皂和一管牙膏都做不好的地方,在没有哪块布料是自己独创的服装大国,若再把那个歧义丛生的所谓“创新”作为评判的前提,并以是否能够捞到更多的金钱作为最高标准的话,技术和文化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就会出现三聚氰胺牛奶,苏丹红鸡蛋,地沟油食品、毒胶囊等等可怕的“创新”,也就会出现学术界把跟风模仿当成创新,把SCI作为创新标准这种异化的“创新”,还会出现像把SCI分区这种和口服少量毒胶囊无碍健康没啥区别的所谓管理创新。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多年艰苦积累和细致研究。如果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有可能产生可以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有效发明或者发现,而这种发明和发现一旦产生效益,就是所谓的原始创新;对一项工艺的长期耐心研究,有可能产生能力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一旦应用并产生效益,也属于创新。那种并没有把事情做到最好,一味地变化花样和手法,只是为了发表文章凑个数的研究,跟着潮流随意转换研究方向和目的的研究,跟创新扯不上一毛钱的关系,只能算猎奇,至多是把纳税人的金钱浪费在为自身业绩凑数,只是出卖脑力的苦力行为。

  厘清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呼唤一个能够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的环境,在不懂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懵懂中,动不动扯上创新的大旗,以为写几篇SCI文章或者申请几项专利就是原始创新,还大肆给予宣扬和表彰,甚至加官进爵,对国家的创新事业没有任何好处,对国家的竞争力提高有害无益。属于科学研究成就的就归于科学成就,属于发明创造的就归于发明创造,属于创新的就归于创新,分清事物的属性,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则,是国家各项事业正常发展的基础。眉毛胡子一把抓,动不动都与创新扯上关系,是缺少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这个社会一直在犯的错误。尽早改变现在这种混沌的局面,让大家有愿望和信心做好手头的工作,并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才是产生创新的基础。

  因此,在谈论创新时,最好能够问一句:把手头的事情做到世界最好了吗?当然,也不妨再问一句:我有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的环境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