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钢筋水泥盒子等于什么
作者:吴飞鹏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23日

  最近有一个名词屡屡在耳畔回响——“平台”。据说政策要从对科研项目的投资转向更多地投资研发平台,作为在研发一线的科研人员,俺好生奇怪:是我们各个科研部门的研发大楼不够?还是大学的大楼不够?

  几十年来,虽然教育投入并不算多,可投入的那些钱都用在哪里了呢?很明显,都在那摆着呐——校园的大楼呗。楼是越造越多,越造越好,校园也越来越漂亮。可是人才在哪里呢?大师在哪里呢?于是,就又翻出了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老生常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岂知大学不仅应该有大师,更应该能够培养大师。把投入的经费都用在大师身上或者都用在大楼上,照样也出不了人才。那些引进了很多大师的学校培养出了什么杰出人才?也没有看见像样的科研成果。年轻一代没有人能够获得国际大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年年空白虽然不是很有力的证据,但多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为什么投入那么多的钱、引进了“百人”、“千人”、建造了那么多的大楼还不能如愿培养出科研人才,也不能成就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道理很简单,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大楼和大师不是不重要,而是应该根据需要来造和找。当一个学校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忘了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根本无心考量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特点,一味为了领导的政绩大肆花钱造大楼,找大师,目的只是为了领导在升官的路上多一点资本的时候,哪里还有人会去做“百年树人”这种需要长期投资而眼前却不能掰着指头数数的事情?

  同样的,方兴未艾的所谓研发平台建设,基本上是另外一轮换了地方的政绩大楼和大师竞赛而已。现在的多数高校实在是再也没有地方建大楼了,建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和老师,更招不来那么多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人员。海归中会写文章的很多,可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却没有几个,有几个接触过应用技术的海归,也只是把在学校时跟着外国老师做过的研究拿回来炒卖而已,并没有自己独立从事研发的能力。如果这些人回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在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带领和辅导下或许真能做出一点什么,却不能快速地给领导带来可以数数的政绩。摆放在所谓的研发平台之上的,却是直接的数数政绩:“本研发平台自成立以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XX人”,这或许就是领导们拥有很大的建设研发平台的冲动的直接原因吧。

  我们国家的大型国企拥有的研究机构由于过度的官僚化,基本上失去了研发能力,只履行技术管理这个基本职能,而大学则由于SCI考核制,也没有人愿意真正从事研发,只有一些“具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央直属研究院也没能摆脱SCI的困扰,即便有点真正实用的技术研发也不得不兼顾SCI的考核,科研人员不能全身心投入技术研发。搞这个所谓的研发平台似乎是唯一出路,可是,重建一套体系和修改考核体制之间,哪一个成本更高,哪一个更容易实现?答案是简单的。须知,欠账总是要还的,只是谁来还和什么时候还的问题。

  每一个研发平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还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和政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与其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建设一些既没有产业支撑也没有政策管理的独立技术研发平台上,远不如利用好现有的大学、中央直属研究院和企业研究部门,只需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让这些机构回归本职工作的考核体系,而无需大动干戈地再建设大量的钢筋水泥盒子。把那些建设盒子的资金真正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给大家一个平静钻研的环境,完全可以放弃这种动机不纯,代价昂贵的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