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对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十点思考
作者:黎祖交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9日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十分核心的命题,对此,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权威人士都各自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把自己的想法、一些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思考之一:理念是多学科的综合解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需要对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解读。因为它内涵丰富、意义深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还蕴含了绿色发展观、绿色幸福观、绿色财富观等诸多绿色的新观念。其涉及的学科范围,也不仅是经济学一个学科,还包括生态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我们只有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解读,才能全面准确地领会它的科学含义,现在有些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读这一个核心理念,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思考之二:理念的科学语义学

  思考之二,“绿水青山”指的是地球上结构和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金山银山”指的是财富、福祉,是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各种有价值产品的通称。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动物园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被联合国通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被称为最重要的人工生态系统。

  所谓“绿水青山”,指的就是其中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说是其中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系统。所谓“金山银山”,指的就是财富、福祉,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种有价值产品的通称。从财富的角度讲,“金山银山”包括自然财富、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从价值的角度讲,“金山银山”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从产品的角度讲,“金山银山”包括生态产品、物质产品、文化产品。这是我们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语义学的前提。

  思考之三:理念是唯一正确的结论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纯经济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高于一切,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使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没有关系,可以先破坏后治理。第二是极端生态主义的观点,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高于一切,经济发展与否无关紧要。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者是可以辨证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以战略的高度,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论断,既是对长期以来存在于社会各界中三种不同观点争论做出的唯一正确的结论,也是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保护的关系提供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思考之四:绿水青山本来就是财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二是“绿水青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这两层意思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绿水青山”本身并不是“金山银山”,只有通过转换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根据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绿水青山”作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本身就对人类具有良好的服务功能,就是财富。对此,国内外学术界早已对此形成共识,比如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报告,就将其划分为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四大类。

  思考之五:绿水青山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绿水青山”作为自然资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相较于金钱和人造资产,是更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基。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是“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离开了“绿水青山”,即离开了自然资源及其既有的自然价值,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思考之六:理论是广义的“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里所说的“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的“金山银山”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前者是广义的金山银山,后者则是狭义的金山银山。

  譬如,前些日子在一个会议上,我就曾亲耳听到有的同志发问:“既然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又怎么能说绿水青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呢?这不是矛盾的吗?”

  在我看来,一些同志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疑问,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弄清楚,这两个命题所说“金山银山”的区别。广义的金山银山,更具有自然性、本源性、基础性、源直性、间接性和潜在性等特征。狭义的金山银山则更有人为性、知识性、转化性、增值性、直接性和现实性等特征。

  思考之七:重点是守护好绿水青山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点是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也就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用一个数据来说,就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个矛盾中,“绿水青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接近矛盾性质的方面,保住了“绿水青山”,也就从根本上保住了“金山银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也就保住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富源,保住了人类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生产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反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又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靠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系列重要论断联系起来,而不要将其割裂开。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的论断,正是从财富生成的源头和原动力上,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命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思考之八:“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前提条件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有前提条件的,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所谓客观条件,指的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实称得上“绿水青山”,也就是具备有可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态优势。在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不要盲目、硬性去搞转化。

  其次是对于确实存在生态优势的地方,转化过程也不能超出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否则将不但得不到“金山银山”,还会断送“绿水青山”。

  所谓主观条件,指的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主观努力,一个是观念要更新,第二个是思路要调整,从实际出发找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因地制宜选择好适宜当地发展的生态产业。

  思考之九:“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须多种途径

  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就是要在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治荒漠化和石漠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建设等生态工程的同时,尽力搞好工材等林产品的生产,发展好林下经济,开展好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既发挥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满足社会等生态产品的需求,又生产了足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增加了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在实施生态工程中,还可以按照国家政策,从政府获取相应数额的生态补偿,这样一来便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绿水青山”也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当然其他生态系统的情况和森林生态系统会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其本质的原则是相同的,实现的方向和路径也是相似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各类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到能够综合发挥生态系统多种功能的有效途径,确立一个与当地生态系统状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并努力付诸实施。唯有如此,才能让“绿水青山”在提供好生态产品、发挥好生态效益的同时,提供好物质产品,发挥好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的统一。

  思考之十:树立和践行理念需管理好所有生态系统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管理好所有的生态系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其结构和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或者说其质量和稳定性处于良好状态,否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命题,就不能成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管理好所有的生态系统。

  因为生态系统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说搞好一个生态系统,其他不管,那是不行的。其中既包括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也包括按照生态规律对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还包括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合理的经营。

  有时还要如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所言,对一些生态系统,在规模、布局和组成结构上,做一些调整。但是绝不允许从根本上干扰和破坏这些生态系统。而要保持它们可持续和可更新的弹性,只有这样,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持续处于良好状态,其质量和稳定性,才能得到持续提升。它为人类提供的多种功能和可能产生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持续发挥。这是生态系统科学合理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也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韩爱青整理)

  

  个人名片

    黎祖交,男,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大塘村人。1944年11月19日出生,1968年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逻辑学教授,林业发展、生态文明研究学者。现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绿色中国杂志社名誉社长。曾任浙江省委党校教育兼理论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台州市(地)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林业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林业部宣传办公室主任、林业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等职。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