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的创新与转型
作者:戴遥霄 何启鹏 发表时间:2018年01月09日

  当前我国产业园区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以及科技创新力不足等巨大压力。致福光谷产业园从管理、融资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创新与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GDP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给园区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初创型科技生产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开展持续的研发活动,导致园区产业更新迭代滞缓,技术成果转化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新的经济形势也影响到产业园区的发展态势,产业园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以及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巨大压力。

  在此形势下,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加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和布局新兴战略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园区从管理模式、融资战略以及科技驱动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与转型发展。

  产业园管理模式转变

  科技产业园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才、知识、资本和技术对接的重要方式。科技产业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园区内良好的管理体制、管理原则密不可分。

  在中国特色经济体制下,大部分科技园在我国兴起阶段采用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然而,随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推广,高等院校借助人才优势,逐渐建立了以大学为主导型的产业园管理模式,但由于高校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大学主导型科技园后续发展乏力。因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加深,公司管理型科技园应运而生,通过建立总公司,利用现有管理资源自治,总公司对园区的管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调区域经济的重要性。

  各种科技园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科技园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致福光谷产业园在成立初期,采用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图1),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协调,为园区资源整合以及硬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实现最大程度盘活国有资产效益。随着光谷的发展,采用市场化的运作和产学研政合作的原则,政府行政干预逐渐减少,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府服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干涉的公司管理制度下的现代化运作模式。

 

 

  致福光谷产业园除了加强市场化运作外,还努力构建更高层次的“产、学、研、政一体化”合作平台,建立了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共同驱动的机制。政府为科技园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园区及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科技人才;园区及企业则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产业交流和技术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力。

  PPP资本合作模式的建设与推广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建立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规范合作关系(图2)。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框架,社会资本提供资金、技术、科学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双方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PPP模式的建设与推广能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引进民间资本、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供给;另一方面将为日益壮大的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创造市场发展空间。

 

 

  自2013年国家推广运用PPP模式以来,贵州省独创“1+N”PPP制度框架体系,共有1665个项目录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并对外公布,项目投资总额约13368亿元,项目录入数为全国第一。

  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采用PPP混合投融资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完成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融资中,政府拥有项目的主导权或者所有权,并与社会资本分享项目利益,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有效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并且,鼓励园区企业也参与到PPP模式中来,有助于资金流周转,解决企业融资难、续贷资金周转不便等困难,化解企业资金流短缺危机。

  打造园区科技杠杆撬动效应

  科技创新衡量一个科技园核心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各园区研发中心不仅进行大量的新兴产业创新活动,而且研发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园区研发中心的影响力,往往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因素。然而,由于研发投入较大,人才储备困难,时间持久,初创型高科技企业因资金不足难以开展持续的研发活动,因此急需园区为引进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保障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区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带动产业调整,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致福光谷产业园成立了西南地区首家中心光电实验室(贵州省光技术联合创新与服务中心),集设计研发、产品测试、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技术支持、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中心前期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总投资4050万元,建有色度学检测室、光度学检测室、环境及可靠性检测室、EMC电磁兼容检测室和光生物安全及材料检测室等9个实验室。积极推进国内外第三方资质认证,通过标准化管理和开放式运行机制,为园区企业产品研发、检测认证、生产制造和品质保证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和强有力的保障。

  园区企业可以最低成本租用中心实验室,实验室提供场地和设备以及技术支持,既可以提升园区研发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为刚引进的企业节约技术投入;中心实验室通过国内CNAS、CCC资质认证以及欧盟CE、美国UL等相关国外产品认证,能为园区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搭建对接平台,促进高校院所等研发资源与企业对接,也让资本与技术之间实现联合。通过集中资源打造园区科技创新平台,为园区的技术研发以及科技创新起到撬动效应。

  在新常态下,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有效通过管理创新、融资创新和科技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转型发展。管理是保障,融资是关键,科技创新是驱动力,只有三个方面相互支撑,建立系统化的园区竞争体制,才能有效促进园区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

  戴遥霄  贵州致福光谷产业园

  何启鹏  贵州省光技术联合创新与服务中心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