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数字·科技

  我国日前研制成功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解除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不能使用核磁共振检查身体的禁忌。这台仪器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超灵敏磁共振研究组研制成功,是我国首台近室温(40摄氏度)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不但可用来研究物质分子在地磁场等自然条件下的结构信息与动力学,还能直接探测铁磁性物质如氧化铁磁纳米粒子等样品。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是一种可以探测极弱磁场下磁共振信号的仪器。该研究所的刘国宾博士利用高灵敏原子磁力计替代传统的射频线圈,从而能通过光学技术探测到极弱磁场下的磁共振信号。这种仪器既能在自然条件下保持灵敏性,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它对造影剂的探测精度很高。

  国际TOP500组织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比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轻松登上榜首。美国专家预测,在一年时间内,“天河二号”还会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每半年发布一次。在今年6月的排行榜上,“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首次夺冠。让国际专家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运算速度快,而且整个系统大多是中国自主研发。在最新榜单上,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泰坦”以每秒17.59千万亿次的运算速度位居第二。瑞士国家计算中心的“代恩特峰”以每秒6.27千万亿次的速度夺得第六名。“代恩特峰”是欧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前十名中能效最高。

  由吉林大学自主设计的中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地壳一号”10月20日晚抵达最终目的地大庆安达。“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的研制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万米钻探钻机设计装机高60米,占地1万多平方米,其钻进能力达到1万米,钻机科学钻探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壳一号”运抵黑龙江大庆安达后,经过组装调试,将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其设计井深6600米,将实现国内大陆科学钻探的重大突破。“地壳一号”诞生前,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德国拥有超过8000米的超深孔科学钻探。此外,“地壳一号”还可用于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开展连续高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和温室气候变化研究。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简称GMIC)近日在美国硅谷召开。中国市场由于其2013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受到与会者瞩目。中国版协游戏工委出品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1~6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增长率和用户增长率同比都超过100%。移动游戏已经是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之一,数年前,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可能给这个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与会者对于中国游戏市场保持关注,同时非常关心中国移动游戏全球化问题。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自2011年第一届起,至今已举办五届每年分别在北京(5月)和硅谷(10月)各举办一次。此次在美国硅谷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参会各方相信,移动游戏会给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978年首名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球已有500万试管婴儿降临人世,其中一半在过去6年中诞生。这说明体外受精技术已经成为不育治疗的“主流选择”。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研究了1989年至2000年以及2003年至2007年之间的试管婴儿数据,发现全球试管婴儿数量“呈指数式递增”。1990年,全球只有大约9.5万名试管婴儿,但到2000年已增加到接近100万,到2007年则达到250万,此后试管婴儿技术又为世界增添了约250万人。世界上首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如今已是一个男孩的母亲。随着越来越多的试管婴儿出生并健康成长,大众对试管婴儿的态度开始转变。2010年,试管婴儿技术的创立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余额宝背后唯一的产品——天弘增利宝基金的季报显示,今年6月13日上线的余额宝三季度末规模为556.5亿元,其三季度净收益率为1.1715%。增利宝基金最主要的投资仍然是银行存款,三季度末,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占基金资产总值的84.52%,持有债券资产仅6.88%,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比例8.01%。季报也显示余额宝具有较高的流动率,三季度,新申购增利宝的资金达1028.5亿元,赎回的资金达514.4亿元。这一数据显示出余额宝的申购和赎回都十分频繁,此前支付宝人士称,赎回的部分多数是支付宝用户将余额宝用于消费。按照其9月底户数1300多万户算,户均持有余额宝规模超过4000元。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天弘基金管理总规模达668.29亿元,相比二季度136.47亿元的管理规模,单季增长近4倍,是所有基金公司中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

  “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项目近日在沪通过专家组验收,意味着由中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拟态计算机技术成为现实,可能为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开辟新方向。在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的联合支持下,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邬江兴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基于拟态计算的主动认知可重构体系结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拟态计算机的原理验证样机。拟态计算机的最大特点是高效能。测试表明,针对特定运算任务的能效比可提升十几倍到数百倍。邬江兴院士认为:“基于拟态计算的体系结构是中国科学家原创的计算机结构,很可能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变革性技术,开创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新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三维打印(快速制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成功实现了“经济节约型”三维打印的结构优化设计与验证,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计算机学会图形学汇刊》上。该方案能有效降低打印材料成本,并使打印物体满足所要求的物理强度、受力稳定性、自平衡性及可打印性。实际打印实验证明,该方案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粉末式三维打印机和挤压式三维打印机同样适用;同时,该方法比目前三维打印所普遍采取的实心打印节省约70%的材料,并缩短了打印时间,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此外,该研究还针对目前最为流行和廉价的熔融沉积式(FDM)桌面型三维打印机,给出了自支撑打印过程优化算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旗下北京长峰微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完全基于中国自主技术的北斗探空系统,北斗探空系统还能兼容GPS导航定位信息,其高空探测综合精度超过基于GPS技术的国产探空系统。北斗探空系统由地面系统和探空仪组成,可以获得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数据。其地面系统主要包括接收天线、接收机等设备,用于实时接收和处理探空仪探测到的气象信息;探空仪是一个10多厘米见方的白色盒子,分为温湿度以及信号接收、转发和发射等4个模块。北斗探空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发展前景广阔,除常规气象预报外,还可以用于海洋气候研究、高空气象探测等,也是海监船、远洋科考船等出海工作的必备设备。

  德国弗朗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法国聚光光伏制造商Soitec公司、德国柏林亥姆霍兹研究中心近日携手宣布,他们制造出了一款在太阳光浓度为297下光电转化效率高达44.7%的四结光伏电池,有望大幅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并为获得转化效率高达50%的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早在今年5月份,上述三家机构和企业就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推出了当太阳光线浓度为319时,光电转化效率高达43.6%的光伏电池。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光电效率达44.7%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主要用于聚光光伏设备中。利用光学元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