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2015年第3期

  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各国纷纷进军工业的智能化领域。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普及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生产的智能化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融合人-机-物于一体的社会信息物理系统(Social-Cyber-Physical Systems,CPSS)将大大改变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的格局。

  《工业4.0》一书的出版使“德国工业4.0”品牌在中国一夜成名,各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深度报道,希望“工业4.0”的提出能够全面解决当前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问题。其实,“工业4.0”是自我实现的“默顿定律”之典型:其命题证明的过程即为命题构造的过程;就科技发展的趋势而言,其愿景必将成为现实。然而,“工业4.0”一旦实现,必将深深刻上德国的烙印,其他各国便只能扮演其配角或品牌消费者的角色。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何不坚持创新自己的理念、技术和体系,提出自己的工业愿景,树立自己的工业品牌?

  通过智能制造实现我国制造业的集成化、协同化、敏捷化、绿色化、服务化,是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重要性、摆脱“中国制造”低端标签的关键性战略。在“再工业化战略”引导下,西方先进国家也纷纷提出了先进制造发展计划,希望通过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上世纪20年代,一部名为《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的科幻剧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获得巨大成功。在作者卡雷尔·卡佩克的笔下,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大量制造机器人奴隶,它们没有灵魂,日复一日、机械地从事着繁重的劳动。之后这部剧风靡美英,卡佩克也名声鹊起。卡佩克留下的不仅是这个剧本,还有他在剧中使用的词“robota”,被译成英文后就成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robot”,即机器人。

  德国是全球重要工业国之一,其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拥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和优势。例如,在机械制造业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德国的工业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德国制造”已经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振制造业”成为美国政府工作重点。但是美国政府对国内制造业成果产业化机制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存在严重问题。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东北大学共同承担的辽宁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为了解和分析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专门设计了一组问卷,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2014年年末,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并将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推进的主攻方向,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必将加速智能制造在工业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推动产业转型。

  制造物联网技术通过构建物联网络优化调度制造业全流程,实现制造物理过程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从而催生先进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转型升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推动制造业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985年8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五十多年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自动化民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该所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面向我国制造业的重大需求,该所围绕绿色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机器人,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