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人·事

  近日,纪念杨澄中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首届“杨澄中核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举行。1955年,杨澄中和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一起,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台大气型700千伏质子静电加速器。他还领导研制出中国第一批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用闪烁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仪器。1957年,杨澄中受命奔赴兰州,创建了我国原子核物理后方研究基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科院兰州物理研究室。杨先生生前设定的办所方针沿用至今,即以核物理基础研究为主、积极开展核技术研究。杨澄中的儿子杨秉恩表示,提议设立“杨澄中核科学奖”,目的在于鼓励核科学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继承发扬中科院近物所的优良传统与文化。首届“杨澄中核科学奖”获奖者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张玉虎。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近日在台北举行。以论文“孪生素数猜想”解开百年数学之谜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获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张益唐现任美国新汉普郡大学讲师。“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两个质数间的距离,最多不会超过七千万个数字,该项成果轰动了数学界。另外,晨兴数学金奖由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副教授何旭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田野获得;纽约州立石溪分校电脑科学系副教授顾险峰则获得晨兴应用数学金奖。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张介玉、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副教授李小青、加拿大英属科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岱朋、浙江大学数学博士徐浩等人获得了晨兴数学银奖。

  近日,由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庆市政府及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3年第一届国际微无创医学长江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微无创医学是用对人体伤害更小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医学方式,属于系统综合医学。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国内外专家、学者等围绕微无创医学发展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运用超声消融(HIFU)、射频消融、动脉栓塞等在内的微无创技术对子宫肌瘤、肝癌、胰腺癌等疾病进行治疗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该项医学发展进行了细节性讨论。来自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西班牙、韩国、古巴等22个国家的100余名外国医学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据MIT官网报道,MIT麦戈文脑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张峰获得瓦利基金青年研究家奖(Vallee Foundatio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张峰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设计新的分子工具来操控活体大脑,他同时也是布罗德研究所的核心成员。瓦利基金奖授予那些生物医学研究中“处于研究生涯关键关头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为他们提供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张峰将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KirstySpalding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的David Tobin分享75万美元的奖金。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建成了第一台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工程原理样机(国际同行也称之为“单像素三维照相机”)。研究者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演示了实际室外典型遥感场景中的激光三维强度关联成像,并进行了大量晴朗、夜间、云雾、雨雾等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室外遥感成像实验。实验演示了主动照明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在三维成像能力、成像探测灵敏度以及云雾、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与现有遥感成像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越性。同时,研究人员实现了自然光的强度关联多光谱遥感成像应用原理演示,提出并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台基于位相掩膜的单帧曝光多光谱关联成像原理样机,在国际上率先实验演示了单光子计数水平下压缩感知成像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证明。

  由国家体育总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黑龙江省体育局、神州通信集团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会”将于2014年8月7日至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次比赛将按照《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划分成少儿组、少年甲组、少年乙组、青年组、成年组5个年龄组别,比赛设水中机器人、陆地机器人、空中机器人三大项目。其中,水中机器人项目分设机器鱼、水下探矿两项;陆地机器人项目分设缩微智能车(1:10)、智能车(1:1)、矩阵机器人、机器人足球四项;空中机器人项目分设固定翼飞行器(2~4米翼展)、四旋翼飞行器(外轮廓直径0.5~1米)两项。

  自1999年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每年都会进行世界顶尖青年创新家的评选活动——TR35。评选领域包括医药、计算机、通讯、电子及纳米技术等,35位入选者年龄均在35岁以下,其研究成果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日前,2013年度的TR35出炉。本年度35位入选者中包括6位华人学者:Hao Li,男,32岁,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Feng Zhang,男,31岁,MIT麦戈文脑研究所助理教授。Liangfang Zhang,男,33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微工程系教授兼穆尔斯癌症中心研究员。Bowen Zhao,男,21岁,华大基因人类认知能力基因组学分析项目负责人。Xiaolin Zheng,女,34岁,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助理教授。Yu Zheng,男,34岁,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2013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揭晓。李莹等10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吴瑞纪念基金会将于2013年10月20日~21日在复旦大学(中国上海)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纪念吴瑞教授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吴瑞奖学金迄今已颁发逾六十人次。吴瑞奖学金从2010年开始在“吴瑞纪念研讨会”上颁发。为纪念顾孝诚教授为中国生命科学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2013年吴瑞研讨会将首次颁发“顾孝诚学术奖”。

  近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与中国南车签署6列内燃、电动车组购销合同。根据合同,南车旗下一级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将向马其顿铁路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动车组整车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为马其顿研制的这批动车组为标准轨距,最高运营时速140公里,设计寿命30年。该车辆按照马其顿国家标准等研制,是为马其顿量身定制的一款全新动车组车辆。中国城市轨道车辆产品正在逐渐受到世界市场的关注和青睐,在欧洲也取得了一些整车的订单。但是此前中国出口到欧洲市场的都是机车和轻轨车辆,这一次是中国动车组整车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标志着中国的最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赢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第四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表彰大会在沪举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佳伟、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李成等10人获得该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不超过10名。至今共有13位获奖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4位获奖者走上所级领导岗位,5位获奖者成为了国家“973”或“86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位获奖者担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位获奖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位获奖者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