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近日,第七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研究员因在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荣获第七届“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作为甲醇制烯烃技术总负责人,刘中民领导研究团队长期开展DMTO相关技术研究,开发了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实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工业装置的技术能力。周光召基金会是由钟健国先生及其家属捐资,于2006年6月15日在香港设立。周光召为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兼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主席。该奖项每年颁奖一次,主要奖励对中国有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院士、张涛院士曾分别获得“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和“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in Mathematics)近日颁给了澳洲华裔学者陶哲轩,同时他还将领取到320万元的奖金。据悉,陶哲轩是今年5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裔选手。“数学突破奖”组织者表示,由于陶哲轩在谐波分析测量法(harmonic analysis)、数学组合、偏微分方程式(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以及解析数论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因此特将此奖颁给他。陶哲轩于1975年出生在阿德莱德,在幼年时期便展现出数学天分,曾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夺得10岁组的冠军,并成为美国加州大学7位最年轻的教授之一。陶哲轩还曾在2006年赢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茨奖(Fields medal)。其他获奖选手分别是来自纽约石溪大学的Simon Donaldson、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Maxim Kontsevich、哈佛大学的Jacob Lurie、美国新泽西州高等研究所的Richard Taylor。
由北京的科研机构研制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应急审批专家评审。据介绍,中国华东地区集中出现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病毒后,北京市药监局立刻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在使用终端加强重点品种实时监测,保障药品供应和储备;另一方面,在研发源头,采取早期介入的方式,了解H7N9流感疫苗及H7N9病毒检测用体外诊断试剂研制情况。目前,北京市研制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应急审批专家评审,成为中国内地首批进入“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审批的产品。临床试验显示,该试剂盒可在两个半小时内筛查出人是否感染H7N9病毒,将有效保障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
清华大学近日在京宣布启动“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该项目致力于面向全球招揽贤才,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者。该项目将打造一个崭新的国际领导力教育平台,面向全球选拔优秀本科生到清华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他们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培养全球政治、商业、技术、社科等领域的杰出人才。该项目共募集3亿美元作为永久运行基金。最大的捐赠者、美国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表示,借助世界一流的资源和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希望未来该项目的学生具备影响世界的力量。该项目采取分区招生模式,学生将有45%来自美国,20%来自中国,35%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一期招生人数为100人,以后逐渐扩至每年200人。
中国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家32岁的陈宇翱教授因在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纵以及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拟等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颁奖仪式于5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2013年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举行。菲涅尔奖由欧洲物理学会设立,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的名字命名,是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目前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2名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各一名。陈宇翱的研究成果一次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亮点”,两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五次入选由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近日,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孙占学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孙占学出生于1962年9月,理学博士,长期从事地热学、水文地球化学、金属矿床溶浸开采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各3部;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级劳动模范称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1990年成立,是俄罗斯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院。拥有4000余名院士,其中有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70余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30多名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及20余名其它科学院院士,其中外籍院士来自47个国家。
来自美国和法国的五名科学家因在“互联网和万维网发展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首届“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评选委员会评价说,Louis Pouzin、Robert Kahn、Vinton Cerf在构建互联网基本架构标准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Tim BernersLee建立了万维网,在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之外,极大地拓展了互联网的应用。Marc Andreesen编写了Mosaic浏览器源代码,使得万维网进入了人们生活。该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并宣传世界水平的工程进步,并提供一个平台宣传应对全球挑战中最聪敏的思维和最具创新力的工程解决方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金额为100万英镑。
2013基础物理学奖近日在瑞士日内瓦揭晓,因基础物理学“弦理论”和“在场论”的开创性研究成果,现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美籍俄裔理论物理学家波利亚科夫赢得2013基础物理学奖。著名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斯蒂芬·霍金荣获了评委会颁发的基础物理学特别奖。此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7名科学家因在寻找希格斯波色子方面的突出工作,获得了基础物理学特别奖。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与同事分享了物理学前沿奖,他们共同预言并发现了拓扑绝缘体理论。基础物理学奖由俄罗斯富商尤里·米尔纳设立,旨在鼓励科学家为理论物理作出贡献,使世人认识到理论物理的重要性。
近日,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SuzanneCory致信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祝贺他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成立于1954年,是由政府资助的独立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鉴定科研成果、为政府科技政策提供咨询、进行国际交流、支持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澳大利亚科学院目前有450名院士,分为理学和生物学两个学部,另有27名外籍院士。根据其章程,通讯院士必须是生活在澳大利亚以外,已经取得国际公认科学成就并与澳大利亚科技界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每年当选的通讯院士不超过两名。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设立的“国家能源生物燃料研发中心”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研发中心瞄准国际生物质能源技术前沿,结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利用依托单位在生物质能源方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重点进行生物燃料领域的关键工艺试验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样机以及关键部件的研制与检测试验,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该中心设立非粮液体燃料研发平台、纤维素液体燃料研发平台、生物柴油研发平台、生物燃气研发平台以及生物质成型燃料研发平台,为示范工程和未来产业化发展提供生物燃料关键技术和装备。同时,开展生物质能源重大工程技术、标准的评价与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