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科技金融

  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在黑磷电化学制备及其储能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相关工作“高质量黑磷海绵的制备及其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发表于化学材料领域的权威刊物《材料视野》上。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课题组博士后温敏和研究助理刘丹妮,通讯作者是喻学锋研究员。

  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郑海荣研究团队在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磁共振影像示踪的中性粒细胞药物输运体系靶向治疗术后脑胶质瘤”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生物医用材料与界面研究中心王怀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课题组及香港城市大学朱剑豪教授合作,成功开发一种基于电容涂层、通过充放电以实现有效抗菌的新型生物材料,该技术有望应用于牙科及骨科植入材料中以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

  继2017年3月国际权威期刊《科学》以封面形式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参与的酿酒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Sc2.0)的里程碑式进展,短短一年后,2018年5月,国际知名杂志《自然·通讯》以专题形式七篇齐发,聚焦中英美德四国科研团队在合成酵母菌株应用的重大突破。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阮长顺副研究员课题组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刘文广教授团队合作在三维打印构建骨/软骨一体化修复支架领域获得新进展。该团队首次运用直接一步法3D打印技术构建生物活性梯度的高强度水凝胶,实现一体化仿生骨-软骨双相结构,并证实其体内外具有同时促进骨-软骨修复能力。此项研究成果以题为“直接3D打印高强度杂化梯度水凝胶支架用于骨软骨修复”发表在权威刊《先进功能材料》上。

  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杜学敏副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可从二维到三维自卷曲闭合的仿生小口径血管支架,并成功实现小口径血管快速三维内皮化。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互结合的简称。在传统语境中,科技金融多指“科技的金融”(第一个维度),即专业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机制。进入信息时代新阶段,“金融的科技”(第二个维度)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主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金融业。“科技”、“金融”日益呈现出“双向加速”态势。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与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综合发展水平的两大关键要素。而“科技金融”作为专业名词,则是20世纪80、9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政府公文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催化创新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互联网金融作为科技金融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日前,本刊专访了创世介贷创始合伙人陈裕辉,他表示,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行业,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借贷双方信息更透明,资金匹配效率更高效。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