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科技金融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对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赛伯乐联合国家及海南国有资本设立,并作为海南首只股权投资基金的“海南中投联合产业基金(CIF)”将重点关注海南的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矿业、医疗健康、旅游文化等资源性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兴IT、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CIF的人才、技术和资本渠道及三维互动的模式创新优势,借助产业升级和转型,助力海南快速形成若干具强劲发展动力的产业集群。

  最近在山东出差,跟一些小企业主多有交流,发现这些企业的思维已经有所改变,很多同行由过去相互竞争的对手关系到现在开始抱团儿取暖。原本各个企业瞄准的都是眼前市场,各家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发展各自的加盟商。现在则由一个老板挑头儿,组成虚拟集团,大家参股其中。通过这种联盟的方式,可以降低许多额外成本,比如,可提高外宣和采购费用的议价空间,还可以共享办公环境……

  今年经济形势增长放缓或成事实,受实体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影响,商业贷款增加额增长同步放缓,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市场一度担心,今年信贷市场可能出现需求不足,因为限制了房地产贷款,商业银行才大力扶持小微企业业务。在笔者看来,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业务时可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企业。

  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月~12月初,已经披露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资事件共发生92起,其中披露了投资金额的案例为77起,投资金额总量达到46.91亿美元,打破2010年同业投资记录,再创历年新高。但是,进入2011年下半年之后,电商行业被给予“烧钱不盈利、倒闭不景气、人员不稳定”等种种恶评,一些电商已经开始裁员、减薪瘦身过冬。

  在国外,天使投资是个人创业资本筹措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天使投资随着美欧经济的增长和科技创业企业的爆炸式成立而得以迅猛发展。在我国,天使投资伴随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兴起。近几年VC/PE投资风起云涌,然而作为股权投资产业链最前端,企业发展的“伯乐”,相比美国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创业投资的完整的、流水线式的体系,我国天使投资目前发展还不充分,天使投资在我国尚处于婴儿期,尤其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初创期及种子期企业亟需扶持,天使投资亟待发展。

  从2011年1月上海市出台《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到11月天津下发《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我国4个直辖市均已颁布出台当地的QFLP政策。对比上海、北京、重庆及天津四地QFLP政策,天津版QFLP在对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资本要求方面更为严格,要求实收(实缴)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在股权投资基金资金来源方面,天津QFLP允许基金全部由境外募集的外币资金构成,或由境外募集外币资金和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共同构成,上海及重庆并未对基金资金来源提出具体要求,而北京方面则要求由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和境外募集外币资金共同构成,外资认缴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基金规模的50%;上海、重庆及天津地区对于股权投资管理机构高管人员的资质要求完全一致,相比之下北京QFLP在这方面十分宽松,仅提出高管人员“应在股权投资领域及股权投资管理行业具有良好的业绩”。天津作为最后一个出台QFLP政策的直辖市,上海、北京及重庆三地的QFLP为其提供了借鉴,同时,天津QFLP完善了当中不明确的要求,落实起来更为清晰。

  在投资界,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力量,它就是政府引导基金(俗称红色PE)。在政府的鼓励和推动下,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近年来全国涌现出多只引导基金。引导基金成为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基金领域重要的“药引子”,同时对活跃科技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重要作用。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2006年至今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成立引导基金近90支、总规模超过450亿元,参股子基金超过200支。而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财金处处长刘健钧透露,国家层面将成立一个百亿规模的引导基金,区别于来源于科技经费的科技引导基金。自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创投引导基金出现至今,引导基金已有逾5年运作实践,随着VC/PE市场的成熟,第一期将进入退出期,未来引导基金将往何处去?

  杨宁出名早,之前是以创业者企业家的身份亮相,现在他已转身专做天使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涉及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等内容。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